成功源自於不放棄的嘗試與堅持
凌華教育基金會 邱靖雅Chiu Ching Ya
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同,你的呢?
是成為百大企業的專業CEO?是做一件聞名世界挑戰極限的大事?是在有生之年致富可以生活無虞遊山玩水?是嫁(娶)一個很帥(超美)的好老公(好老婆)?……曾有人說:「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你站在台上說話時,台下聽眾的人數」,當時我第一個想到的人是總統,頓覺這句話好像還蠻貼切的~~
這些成功的普世價值對於一般大眾而言,已非容易達成的目標,更何況是先天身體有缺陷的朋友,或是生長在弱勢家庭的孩子,需要跨越的障礙便更高更難了。
認識「混障綜藝團」這個結合各種障別的身障人士組成的表演藝術團體,是從我大約四年前踏入9樓的第三會議室面試開始,那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脊椎嚴重變形、駝背坐在輪椅上、罹患重度小兒麻痺症的劉銘執行長(時任),他同時也是基金會長年扶持的「混障綜藝團」團長,在會裡工作的這幾年,我跟著混障全台跑透透,參與了百場以上的生命教育演出,深深見識到這群混障老師的不可思議,眼睛看不見卻可以演奏樂器,耳朵聽不到音樂卻可以跳舞、演默劇,手腳截肢一樣能夠舞蹈、彈琴,腦性麻痺說話結巴卻可以唱歌,更可貴的是,他們總是充滿自信、常掛笑容。
但其實他們的笑容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,從起初的痛苦埋怨,到面對接受,最後跨越障礙挑戰不可能,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輕易的放棄,才能創造奇蹟。這些年即使團員大多有一定的成就,卻沒有因此停下腳步,仍然持續努力的為生命留下印記。
其中團長劉銘因著帶領「混障綜藝團」的成就,於去年底榮獲了台灣港澳基金會頒發的愛心獎,獎金高達臺幣200萬元,這樣的肯定讓他得以此經費繼續支持這個別具意義的團體;拄拐杖雙腳不良於行的肢障歌手劉麗紅,原本就是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得主的她,去年更挑戰背上天使翅膀,騎身障摩托車環島巡迴演講,鼓勵偏鄉學子;左腳小兒麻痺的輪標舞者林秀霞,在去年完成了台灣人必做的三件事:泳渡日月潭、登玉山、單車環島,她過去曾連續七年泳渡日月潭,去年她不但挑戰用手搖單車環島,更成功登頂玉山;四肢截肢的舞者郭韋齊,去年她也成功用裝上義肢的雙腳登上玉山,此舉當時還上了聯合報的頭版,今年她為了紀念過世的警察外公,騎著三輪單車環島,到各地的派出所打卡,為辛苦的基層員警加油打氣。
「這群混障太誇張了!」這是我認識他們以來心中最常出現的OS,他們做到了連我這個好手好腳的人都不一定做到的事。其中讓我有滿滿感動與啟發的,是林秀霞老師的分享,在攻玉山的過程中,她常看向遠方的路,想著到底還有多久才會到終點?她發現越這樣想,雙腳越加沉重,於是她決定:「只專心走好眼前腳下的每個步伐」,就是這樣的步步累積,讓她成功登上了玉山,她還分享,當時同團的夥伴只有她是身障人士,登上玉山後,當嚮導告訴她,其實有兩位團員中途放棄下山,她激動的哭了!因為小兒麻痺的關係,她一直都認為自己是條件最差、最沒競爭力的人,但經過這次的經驗,她體悟到:「成功不是給最有能力的人,而是給堅持到最後不放棄的人。」
我想成功也不一定要像他們這樣轟轟烈烈、驚為天人,就像我因為基金會夏令營而認識的弱勢學生劉*珊,她現在已是某高中的跳高校隊選手,每次在臉書看到她分享:「今天腳受傷了!但我會繼續加油!」或是「我今天挑戰了新的高度,辛苦是值得的!」等,因為她認真的投入自己喜歡的運動,哪怕每天的進步只有一點點,都值得開心與慶祝;就像另一位就讀台大農經系的夏令營志工黃靖同學,他曾因系上的「農經週」活動,寫到:「兩天,切了揉了做了煎了賣了三百張蔥油餅,很累!但是看到吃過回鍋的客人和家庭主婦的稱讚,還是有那麼小小一點的成就感!」
其實,就算是別人覺得雞毛蒜皮、像是揉蔥油餅這類的小事,只要願意給自己機會去嘗試新的事物,去解決從未碰過的問題,相信在每次挑戰未知的過程中,所有的經驗與獲得,都會是人生再珍貴不過的養分。
畢竟,不去做,怎麼知道結果會是什麼?